讀書到底有什麼特別的地方?尤其是:讀書和上網看各種不同資訊訊息,究竟有什麼不同?不祇是網路上很多訊息,和書籍一樣是以文字寫成的,而且網路上也有很多書籍流傳,從電腦上讀,和從紙面上讀,難道會有什麼不同嗎?
- Dec 30 Fri 2011 15:05
楊照 ◎ 讀書與上網
- Dec 30 Fri 2011 15:02
莎士比亞名句
莎士比亞:成功的騙子 不必在說謊以求生 因為被騙的人 全成為他的擁護者。
莎士比亞:女人呀 女人 容貌和知識 擇其一吧 兩者俱得 兩者俱失 都是悲劇收場。
- Dec 30 Fri 2011 14:57
張愛玲 ◎ 談看書
近年來看的書大部分是記錄體。有個法國女歷史學家佩奴德(Regine Pernoud)寫的艾蓮娜王后傳——即《冬之獅》影片女主角,離婚再嫁,先後母儀英法二國——裏面有這麼一句:“事實比虛構的故事有更深沉的戲劇性,向來如此。”這話恐怕有好些人不同意。不過事實有它客觀的存在,所以“橫看成嶺側成峰”,的確比較耐看,有回味。譬如小時候愛看《聊齋》,連學它的《夜雨秋燈錄》等,都看過好幾遍,包括《閱微草堂筆記》,儘管《閱微草堂》的冬烘頭腦令人髮指。多年不見之後,覺得《聊齋》比較纖巧單薄,不想再看,純粹記錄見聞的《閱微草堂》卻看出許多好處來,裏面典型十八世紀的道德觀,也歸之於社會學,本身也有興趣。紀昀是太平盛世的高官顯宦,自然沒有《聊齋》的社會意識,有時候有意無意輕描淡寫兩句,反而收到含蓄的功效,更使異代的讀者感到震動。例如農忙的季節,成群到外鄉“插青”的農婦,偶爾也賣淫,當地大戶人家臨時要找個女人,她們公推一個少婦出來,她也“俯首無語”。夥伴間這樣公開,回去顯然瞞不住,似乎家裏也不會有問題,這在中國農村幾乎不能想像,不知道是否還是明末兵燹,滿清入關後重大破壞的結果。手邊無書,可能引錯。這又已經六七年了,也說不定都纏夾,“姑妄言之”(紀昀的小標題之一)。
- Dec 30 Fri 2011 14:50
討人喜歡的14個原則
- Dec 30 Fri 2011 14:47
李欣倫 ◎ 你在我胃裏
- Dec 30 Fri 2011 14:39
王文興 ◎ 讀唐人傳奇
- Dec 30 Fri 2011 14:37
小野◎海星的故事
「在海水漲潮和退潮之間的那片乾濕交替的土地我們稱之為潮間帶。在潮間帶生存的生物要具備各種繼續存活的本領,像強而有力的肉足或是可以抵消波浪的圓椎形螺殼,還有各種隨波逐流的構造。牠們的生命節奏追隨著潮起潮落的韻律起舞。」一個年輕的女助教對著一群生物系的學生解說著:「澎湖群島由六十四個島嶼構成,土壤貧瘠沒有河流,漲潮和退潮之間的潮間帶大約有四十平方公里,我們就是來尋找生活在這裡的動物的。」
- Oct 30 Sat 2010 21:33
Daisy - 好久沒人發文了
要期中考了
這時候翻出之前PO過的舊文
- Sep 22 Wed 2010 17:53
ROSE的63歲生日!!
每次要換新的動畫...
非得要我去一些照片來當素材